首 页 >> 致公说事 >> 稿件 >> 稿件

机器人服务进社区 姚薇谈“智慧、互联与生活”

2016-01-05 16:00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东方网为您带来的在线视频节目《致公说事》,我是主持人郝静芳。在日前结束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发了我国制造的世界第一台社区服务云机器人【一号秘书】“小宝”。而这样的“小宝”机器人可以说在整个大会上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今天非常高兴我们请到了“小宝”的母亲来到我们节目当中做客,能够在全球同行面前发出中国声音的产品,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未来的智能服务又向走向何方呢?就让我身边的这位和大家聊聊,为大家介绍一下,她是上海市千人计划专家、上海遥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薇将做客东方网“致公说事”节目,与网友围绕“智慧、互联与生活”相关话题展开讨论,姚董您好!

  [嘉宾姚薇]: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在中央CCTV新闻联播里看到您了,您参加了世界互联网大会您有什么收获?

  [嘉宾姚薇]:首先世界第一台首发社区机器人发布,向我们全世界的同行和专业观众们进行了展示,其中值得我们非常兴奋的是我们有2分钟的时间和我们习总书记有一个互动交流,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小宝”很幸运,刚刚诞生不久就得到了这样的待遇。而且我也和同行沟通当中学到了很多,获得了很多启发,在这些百度,360,我比喻他们是参天大树,我们就好比一棵小树苗,但是我看到了我成长的方向,和我努力的距离,所以对我来说有了更多的信心。另外这次大会上还有很多论坛,通过参加论坛和大佧互动以后我明确了我的努力方向。

  [主持人]:1号秘书是一个什么样的项目?机器人“小宝”有什么功能?

  [嘉宾姚薇]:1号秘书是一个社区02O的便民服务项目,它整合了政府的资源,整合了第三方的资源,比如说修空调,修电脑,洗衣,餐饮,社区的服务资源,实现了便民惠民让老百姓充分享受到互联网好处的平台,解决了社区服务当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同时我们这个平台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它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特色,它是通过两个模块。一个是抢服务,一个是约服务,它打破了居民是服务的受众,现在居民也参与服务,所以是完全互联网思维的概念,所以形成了一个社区的自理。

  [主持人]:我们看到“小宝”更多倾向于特定的人群,比如说我们身边的老年人,不是很熟悉智能手机的人群,是不是我们有了“小宝”雏形想法的时候就有这样的设想呢?

  [嘉宾姚薇]:我们做1号秘书便民社区的时候当时没有想这么远,我们从2013年8月份开始这个项目立项,一直到2014年11月这个项目正式落地,一年的过程当中我们做了很多调研,在调研的过程当中发现在做社区服务的受众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随着我们社会老龄化的程度越来越高,而且老年人业余的时间越来越多,所以他参与的社区生活的互动活动是很多的,但是这些老老年人有他的特点,比如说有一些老年人根本就没有智能手机或者是家里面没有网络,或者是由于年纪大经常会忘记用户名和密码,所以对于我们现在APP、微信平台来说让他去登陆这些平台邀约服务,做商品购买是有一定困难的,而且老年人视力不是很好,老花,手机又很小,让他看清楚这些字又很困难,所以我们经过一段时间运营以后,发现有这么一大部分老年人这问题怎么样解决,所以我们就想通过一个智能终端。我们的“小宝”就是一个智能终端,是专门为老人设计的,它可以刷脸刷手认证,就是老年人第一次认证所有的信息以后,存储在数据库里面以后,只要这个老年人走到“小宝”面前“小宝”就认识他,比如说一个老年人站在“小宝”面前,“小宝”就可以从数据库当中把他的数据调出来,发现他一个星期没有量血压了,会主动去问要不要去量血压,他会知道这个老年人去完成血压测量的过程,完成以后会把测量的现实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对比,然后告诉这个老年人,而且会对接家庭医生,形成社区和家庭医生的互动。

  [主持人]:您是一名海归创业者,听说留学之前,当时您就有一家规模不小企业,那为什么要放弃国内的一切去英国留学呢?留学英国八年,您对留学怎么看?

  [嘉宾姚薇]:我是一个大学生创业者,我大学未毕业的时候就创立了自己第一家企业,在创业9年以后我突然觉得我的知识不够,需要系统的学习,跟我之前大学的学习背景有关,我以前大学学的是美术设计,后来涉足到了汽车电子这块,就是智能交通的领域,到了这个领域当中我是从头学起的,但是随着业余时间的补课和专家的互动,我觉得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希望有一个系统的学习过程,这是出国学习很大的动力。当时我们企业做的不错,买了自己的办公楼,同时在全国有十多个地方都有我们的办事处和分支机构,很多地方市场占有率接近于100%,所以在这块当时有这么大的勇气把当时六家工厂全部关闭,依然狠下决心,企业进行很大的转型,从生产加工业转向系统集成业。我的三位合作伙伴也是给了我的很大支持,包括我的员工给了我支持,让我可以安心的去海外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是带着问题去的,因为我发现在我创业9年当中很大的问题是中国智慧交通建设过程当中很大受制约的瓶颈是资金,因为我们刚刚开说坐公交的时候,我们当时公交报废是8年,所有的产品也是8年,很多产品是电子产品,根据摩尔定律8个月一个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产品找不到配件,或者是没有办法修,在这个情况下面2003年的时候我们以致公党市委的名义捐赠给上海市港局30万的报站器显示屏作为上海的更新,但是我怎么能够通过一些好的商业模式解决公共产品的功能问题。我想到美国,因为我之前在美国读了MBA,当时MBA毕业的时候我想在美国读PHD还是到英国读,后来选择了去了英国,因为英国的PPP现在叫做公司合作伙伴关系这块是80年代初在撒切尔夫人初就提出的,所以我带着这些问题去了英国,我想为我们的智能交通寻找一个解决之道。

  [主持人]:那么8年当中你学到了什么呢?

  [嘉宾姚薇]:提升了我对国际文化的理解,我是2012年年初回国的,回国的时候很多人跟我在交流的时候说姚博士你很可惜,因为2008年我作为交通这块失掉了很多商机,2012年回国以后很多高速公路已经建好了,很多信息化已经完成,这块开展很难。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从2012年到2015年这三年过程中我的企业是每年接近50%的速度递增,首先我觉得机会是无处不在的,任何一个有本事的人,在任何的机会面前机会总是存在的,看你怎么发现这些机会,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了很多机会,并且把握住了,所以我们企业有了很大的增长。这个过程当我得益于我8年的训练。

  [主持人]:归国之后您创办了怎么样的企业?您认为海归回国创业,最大的瓶颈在哪里?如何看待国内现在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氛围?

  [嘉宾姚薇]:海归的水土不服的确有,我在2004年到2012年读书期间也经常利用英国的假期回国,但是全身心回到国内工作的时候,思维模式,处事的方式上有很多不适应,所以我很快调整了心态,也做了很多沟通,慢慢的得到了转变。作为一个海归我觉得我回国的时候有一个迷盲期,迷盲的时候我不知道我所学的东西应该在哪里落地,一直到2013年上半年才能够定型,因为当时花了很多时间,几乎每个月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出差,因为想找到一个切入点,因为我是读交通的,但是我读的是交通数据挖掘,但是从哪里着手,交通这方面靠我自己的能力很难切入,因为有太多的大公司,我作为刚刚创业的海归怎么切入交通行业面临很大的问题。后来我在不断的沟通过程当中找到了自身的切入点就是通过车联网,因为交通三大要素,很大一部分是车,车是很容易切入的。同时发挥自身专业的优势,通过车联网采集数据,做大数据分析,然后又延伸达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包括智慧社区也是经过大数据,云计算支撑的平台,所以在这个当中慢慢的找到了体现自己自身价值的切入点。

  [主持人]:您对于现在国内创业的环境和创业的氛围是怎么看待的呢?

  [嘉宾姚薇]:我觉得我们这些海归很幸运,因为我在没有回国之前经常和我的同学交流我们的政策,比如说我们的千人计划,科研项目当中有一些经费的支持政策,人才政策,所以我们的同学都很羡慕我生在中国这样的国度,所以我们创业的土壤非常好。另外我们创业的环境,在我们李克强总理的倡导之下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家都往创新创业方面奔。但是国外有很多风投哪怕有一个idea也会有风投来投资,我觉得这个是和国外有差距的,但是这个方面我们国内在慢慢的改革,现在有天使投资,随着过几年的变化,我们整个创业的环境会越来越好。

  [主持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天使投资,也是对于年轻的,有想法的创业者的关注和关怀,能够给他们一个试错的机会。那么你为什么会从一个美术专业的大学生最后走了智慧化这条路呢?

  [嘉宾姚薇]:我觉得先是机遇,然后是主观的改变。因为我们刚刚开始创造了一个广告公司,但是这个广告公司得到了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我1995年创业,1996年得到了很大的业务,当时我们公交车的头尾路牌是布质的,手摇的,当时就找到了我,让我帮他设计一个电子发光路牌,我就承接了这样的业务,慢慢的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因为我作为一个平面设计师是通过一些简单的图案,文字,颜色进行变化,把我所想的,所要表达的一些语言和思想进行传递。但是智能化,信息化这些产品是不一样的,更多的是把你一些很好的idea,通过一些信息化的手段和用户之间有一个很好的体验度,或者是有互动和沟通,这上面获得是满满的成就感,这个成就感远远大于在平面设计当中的反馈,因为那个反馈是间接的,比如说你一个包装的设计销量得到了提高,这只是辅助性的,但是设计一个好的产品是直接的,你的受众可以直接感受到舒适度或者是提高了生活效率,会直接给你一个反馈,这是一个很好的个人成就感的体现。所以我们慢慢的从电子路牌转向了LED路牌,然后走向了报站器和车载路牌的联动,这是整个信息化慢慢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随着用户体验度的越来越高,我自身的价值也体现的越来越大,所以我当时做设计到1998年的时候,依然把设计不做,进行了转型,开始做汽车电子行业。

  [主持人]:那么你的企业走到今天一定是倾注了你个人的热情,从你个人的经历来说,从最初的接触,到现在国内国外的各种案例和你共同合作过,可以不可以谈一下你的感受,现在国内和国外的智慧化的程度上是什么样的情况呢?

  [嘉宾姚薇]:我觉得国内和国外在信息化这块拿公交作为案例来说是差不多的,我记得我在2012年的时候在英国的时候就出现了公交的信息化,比如说他能够知道时时的车辆到站信息,有电子站牌,这块在2012年的时候在英国非常普及,到2013年的时候可以看到中国,在上海就出现了巴士通,扫一个二维码就可以知道时时到站信息,所以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也就是一二年的差距,信息差异程度并不是很大,我认为我们目前的差异不是技术上的差异,是理念上的差异,包括项目设计开始本身构架上面的差异,这方面西方就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说英国伦敦有很多电子站牌是LED的,但是把时时到站的信息以时间的形式,不是还有多要米,而是多少分钟的形式进行预告,在郊区,因为LED的路牌受众不是太多,所以这块的投资就省略了,就不用电子LED路牌,而是用二维码,出行者只要扫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知道下一班车的到站时间,所以他对于不同的受众,不同的场合设计理念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更多的项目在于后评估,他的后评估经过大量的数据,经过调研,进行第三方的后评估,对他很多项目有一个很好的作用。我们经常看到英国有很多文章当中会说案例分析,并且有分享,这个在我们国内可以看参照一下国外开放分享的氛围,这对我们在信息化建设当中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我们在信息化整体构架上面也可以参照一下西方,比如说新加坡,新加坡的信息化有一个专门的部门,这个部门就是协调各个部门,在做信息化项目之前就设了这个部门。我们国内前期规划没有做好,所以现在要打破很多信息化的瓶颈,整合信息碎片,而新加坡这之前的工作就做的非常好,所以我觉得我们的差异是在前期,并不是在信息化的执行上面。

  [主持人]:那么可以不可以跟我们说一说你看到过的国外比较好的案例呢?

  [嘉宾姚薇]:比如说我刚刚讲的英国和新加坡的,新加坡是从刚刚开始构架上面做的,我觉得这两块内容很好的体现了国外设计上的思路,比如说英国道路运营是通过第三方,是私企业,通过PPP的合作方式,道路不是由政府做运营,而是第三方通过PPP的方式做运营,而且把考核指标很好的落实到第三方身上,政府不再是执行者,而是一个监督者,这块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主持人]:您参与了国内外的很多项目,介绍一下印象深刻的案例?国内外智慧化、互联网+的建设情况?上海大概处于一个什么位置?

  [嘉宾姚薇]: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因为这上面需要很多定性的数据去衡量,上海信息化这块我觉得还是处于整合阶段,我们国家,我们市科委都在倡导大数据分析,大数据分析只是起步阶段,我们现在更多的阶段是整合信息碎片,打破信息孤岛的阶段。

  [主持人]:从智能交通到社区服务机器人,您如何看待智慧、互联越来越深入生活?

  [嘉宾姚薇]:互联网这块在中国的历史有将近20年,已经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式,这改变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且是商业模式的改变,包括政府职能的改变,改变已经无处不在。之前我们有很多商店,我们现在有网购,我们以前有养老,有地域性的场所,我们现在有互联网养老,互联网医疗,有更多的互联网金融等其他的服务,所以这块通过互联网整合了很多各方面的资源,而且是跨境整合,通过整合的过程当中打破了一些生产要素的配置,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改变了很多商业模式。比如说政府要搭建某一个平台,刚开始觉得政府搭一个平台要有费用,要出钱,我们很多都第三方的收入,所以这块不是直接的使用者出钱,这种商业模式也有很大的改变。包括智慧社区这个项目,政府的职能也改变了,原先政府是社区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但是随着互联网思维我们不再是一个提供者,政府是一个购买服务者,同时也是一个服务的监督者,所以他不需要再花很多时间做具体细致的服务,所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如何提高社区的服务,监督好社区服务的第三方做好社区服务,所以互联网对整个世界做了彻底的改变。

  [主持人]:我们从对传统模式的颠覆,最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加美好的改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嘉宾姚薇]:是的,当时20年之前互联网实现的是信息化,当时的行业如果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一些信息化的发布,信息的共享是一个+互联网,是立足于行业本身,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的传播。而我们现在,就是20年之后完全不一样了,是反过来了,应该是互联网+,它是立足于互联网,而把所有的行业进行全面的共享,然后进行一个高度的整合,这当中产生新的产物,所以是完全不一样的概念。我们的智慧社区就是发展过程当中很好的案例。因为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做智慧交通,我2012年回国以后我觉得交通只是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的一部分,我就慢慢的做了很多,比如说教育,养老,医疗,通过各个行业当中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了这些行业其实有很多东西可以进行一个资源的叠加,叠加过程当中可能就产生了不一样的效率放大,所以智慧社区整合了养老,医疗,交通这些平台,这就是我们从政府这个角度进行整合,另外这个当中除了政府层面,更多的还要跟另外一块,就是企业,社会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互动。这个就是我们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慢慢引申的项目。

  [主持人]:作为一家互联网+的企业,您对中国互联网的现状和未来如何看待?

  [嘉宾姚薇]:互联网+可以彻底的改变我们商业的模式,不在是得益要付钱的传统模式。另外我们跟政府之间的关系也从互联网当中进行了改变,而且互联网的整个发展,我们刚刚开始用互联网是为了提高效率,不仅仅是互联网,还有使用单位提高工作效率,比如说公交公司提高了整个的运营效率,更多的是公交的出行者能够缩短出行时间,等候时间,提高他的出行效率,这个就是效率上的改变。另外是舒适度,体验度,通过互联网+的模式,他的体验度彻底的改变,有一个融合,是在互联网当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再是孤立单独的受众,他既是一个受众,也是一个信息提供者充分融合的概念,所以角色是改变。

  [主持人]:互联网+提出以后,你怎么样理解它的意义呢?

  [嘉宾姚薇]:我觉得互联网+是颠覆性的,通过IT时代完成以后,更多是它之后时代的意义,就是数据时代的意义,因为互联网思维之后,互联网平台化以后,越来越多的数据沉淀,数据沉淀以后到了一定程度我们通过建模分析以后就要发生很大的颠覆性的改变,所以它的意义更在于后者。

  [主持人]:我们之前讲了很多你的创业经历,包括互联网+背景的解读,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如何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不可以分享你的经验,我们这样的时代之下,我们会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可以跟我们的年轻人分享一下?

  [嘉宾姚薇]:我觉得互联网+时代当中,我们更多的是参与,如果我们要建设互联网+的社会和时代,首先要有人人参与的理念,因为我们一定要去体验,在体验的过程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产品,或者是改进的地方,所以我觉得我们更加要倡导参与度,因为互联网+是新兴行业,没有固定的模式,任何一个企业都是在探索,在探索的过程当中更多的希望是共同探索的过程去发现问题,通过人人参与的方式来进行整个技术上面的提高。

  [主持人]:对于很多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我们还没有学会如何去真正面对成功与失败两个不同的结果,但是我们要试着去体验这个过程,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怎么样可以避免少走错路,少走弯路有没有一些经验可以告诉大家呢?

  [嘉宾姚薇]: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同时还要发挥专家的作用,因为互联网思维是开放分享的平台,我这次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当中,非常感触的是马云的3W理论,就是三赢理论,第一个是客户要赢,第二个合作伙伴要赢,第三个是自己要赢,只有三赢模式下互联网模式才可以成功,所以我经常会考虑这三个方面,这样的项目才会长久。所以我能够跟大家分享的就是马云三W理论,做任何项目都要从这三方面去考虑,而且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因为我有一个经验可以跟大家分享,我回国之后组建了一个团队,都是以80后为主,都是比较年轻的,我们遇到问题团队讨论,讨论好以后我们把问题进行分解,有一些问题我们可以自己解决的,不能解决的我们就引入外援,我们外援很多,我们上海社科委有一个研发平台,我们做“小宝”机器人的时候,刚刚开始是语音,语音这块是靠我们自身很难攻克的,当时智能语音这块就找了研发平台当中的一些专家,通过这些专家的沟通会诊,把这个问题进行克服。所以我觉得一个充分的开放分享的态度也是一个做好互联网项目必要的条件。

  [主持人]:对于团队的建设你刚刚讲了很多,还有一个是凝聚力,你是如何凝聚好自己的团队的呢?

  [嘉宾姚薇]:首先我们企业有一个创新机制,主要是立足于人才政策,嘉定一直说要打造人才高地,所以嘉定的人才政策非常丰富,再结合区政府的人才政策上面我们自己企业又搞了一套人才政策,所以我们吸引了很多这方面的基础骨干,比如说人才户口问题,小孩子的就学问题,老人的就医问题等我们都有全方位的人才政策进行保驾护航,所以这块我们很得益。第二个创新机制是在于激励,因为传统的行业当中是以时间来论工作的成果,在我们团队中不是,我们是以结果来论成败,所以以结果来论成败整个效率就提高了,所以这个得益于我在西方的思维,因为西方都是以结果来论成败的,所以我把这个带到我们的企业当中,我们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小宝”机器人的开发速度非常快,三四个月当中第一代机器人已经完成了,我们现在已经做二代机器人了,估计两三个月当中就完全可以面向所有的客户了。另外我还是一个企业家的思路,就是民主开放分享的机制,在我们企业当中可以彻底的体现。我们在做任何一个开发任务之前,都是充分沟通,在充分沟通当中我们都是公平,平等的,没有因为职位的高低发表的声音有高低,所以我们在平等下面沟通,沟通好以后进行任务的分解。还有一个任务的追溯机制和考核机制保证了任务的执行。

  [主持人]:我们应该有一个善于分享的团队机制,才可以给他们有源源不断的动力进行突破。刚刚提到外援专家的支撑,这个可能是我们更多的创新企业所需要的社会支持或者是政府支持,在这里你作为一个企业家,作为一个创业者,同时作为互联网人来说,你觉得在我们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下,我们要不断的去创新,我们更需要获得哪些方面的支撑,政府能够给我们提供什么样的平台?

  [嘉宾姚薇]:上海作为科创中心重要的承载城市,在这块建设当中社科委有很多,因为我是市人大代表,前一段时间听了社科委关于科创中心很多的汇报,我觉得这块政府已经想了很多,从创新的源头,包括到创新的服务,包括产业化这块已经全面的有一套战略。作为一个科创企业来说,我觉得我们在研发当中对我们比较贴切的是平台的建设,所有跟科创有关的政策进行整合。另外我呼吁要有第三方服务,因为在国外第三方服务非常多,我们在国内第三方服务现在慢慢的第三方服务机构出来了,包括知识产权服务,成果转化,技术对接的,甚至材料检索的,这些第三方服务越来越多,但是只是一个刚刚兴起的阶段,所以我希望政府能够有一个规范,在规范的前提下我们各方面有一个规划引导,有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服务的机构能够产生,因为这些机构通过市场化的运作能够直接面对我们这样的IT企业,做一个科创主力军的企业,所以我觉得第三方机构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那么节目最后请您再给大家说一说,我们怎么能够让我们现在的智慧化和互联网+真正的能够连通起来?

  [嘉宾姚薇]:智慧化是整合了各方面资源,比如说物理资源,虚拟资源,所以通过互联网的通道,我们习总书记在互联网大会上讲,互联网是一条大路,公路,或者是桥梁,但是不管互联网结果的在不在,但是互联网这条路在的,所以通过互联网这条路,最后达到了我们整个人民美丽的生活。 [主持人]:今天非常感谢您来到我们节目当中做客,还要感谢各位网友朋友的收看和参与,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节目再见,谢谢!